
時間:2025-08-11 16:42:00 | 來源:
《關于推進廣東省智慧口岸建設的若干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商務廳(口岸辦)反饋。
廣東省商務廳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
廣東海事局 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珠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2025年6月5日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的部署要求,落實海關總署等9部門印發的《關于智慧口岸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省委“1310”具體部署要求,加快口岸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全面推進智慧口岸建設,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結合廣東口岸實際,現提出若干措施如下:
一、建設目標
依托中國(廣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體化數字底座,運用先進設施設備和新一代數字技術,建設以口岸設施設備智能化、運行管理數字化、協同監管精準化、綜合服務泛在化、區域合作機制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型現代化廣東口岸。
到2025年底,廣州、深圳等樞紐口岸基本建成智慧口岸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東莞、珠海、橫琴、佛山、江門、汕頭、湛江等重要口岸設施設備和監管運行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肇慶、惠州、中山等普通口岸完成設施設備升級改造,補齊信息化建設短板。到2030年,初步建立口岸智慧互聯、協同聯動、高效運行的良好生態,部分口岸智慧化程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35年,基本建成與我省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現代化口岸,引領全國智慧口岸發展。
二、加快口岸設施設備智能化建設
(一)提升口岸運營生產設施設備智能化。鼓勵口岸經營主體對口岸網絡、供電、查驗及監管等老舊設施設備開展升級改造,強化口岸范圍室內外5G信號全域覆蓋,建立高速網絡,提質增速。推廣智能裝卸、理貨、堆存、閘口等智能化作業模式。支持南沙三期碼頭建設遠控半自動化軌道吊項目,推進媽灣智慧港、招商大鏟灣二期碼頭、汕頭廣澳三期碼頭建設及自動化改造。支持建設珠海高欄港危險品集裝箱智能化查驗平臺。推動廣州白云機場T3航站樓口岸數字化創新工程建設,以及港珠澳大橋珠??诎?、橫琴口岸粵澳客貨車“聯合一站式”平臺等配套設施設備升級改造。(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港口經營單位、機場經營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動口岸查驗設施設備智能化。推廣應用高速智能CT型行李檢查系統、智能預檢行李攔截通道、衛生檢疫智能檢疫查驗臺、智能衛檢自助測溫通道、動植檢智能查驗及采樣設備、空箱聲波探測智慧監管系統、智慧遠程登臨系統、船舶外舷視頻監控系統等各類先進智能監管設施設備。推動部分口岸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場地建設和儀器配備,有效提高口岸植物及其產品、化學品(包括危險品、化妝品)等貨物通關速度。推廣應用邊檢移動智能查驗核驗終端、口岸限定區域管理信息系統、船舶態勢預警感知系統、船舶梯口智能管控系統、口岸車體藏匿檢測設備、邊檢智能查驗臺。支持建設智能車體檢查系統,鼓勵研發應用便攜快篩快檢設備,進一步織密口岸邊境安全管控網。加快建立游艇備案、申報、管理“一體化”專用平臺,推動建設智慧游艇管控系統。穩步推進雷達光電、無人機及反制設備、近中遠程高清攝像頭、高空無線攝像頭等智能裝備的配置應用,提高口岸智能化管控水平。推進船舶進出口岸智慧海事監管建設,構建精準、實時的船舶動態監控體系,建立智能化的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推動卡口設備、視頻及相關智能設施設備升級共享,支持初篩鑒定室、證件研究室等建設,促進口岸資源高效利用。建立口岸查驗基礎設施更新維護屬地保障機制,保證設施設備運作高效順暢。(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廣東、深圳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進口岸運行管理數字化建設
(三)推動口岸運行管理可視化。依托中國(廣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匯聚全省口岸通行狀態、人車流量、出入境貨物量、集裝箱吞吐量、出入境航班、船舶、班列動態等運行信息,實現口岸全景式運行管理“一張圖”。支持廣州、深圳持續深化口岸運行管理平臺建設,鼓勵各地加快推進口岸運行管理數字化建設,實現口岸日常運行情況的監測、預警、展示、信息共享,向口岸職能部門業務專網部署應用共享數字化口岸資源要素。支持深圳推進數字孿生口岸管控系統建設,開展口岸建筑信息模型(BIM)建模,建設口岸視頻監控AI分析平臺。支持粵港澳海關通關資訊平臺建設,促進粵港澳貨物、人員等要素資源高效流動。(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升口岸聯防聯控智能化。支持各地健全口岸聯防聯控機制,聯合開展口岸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分析研判、指揮調度、應急處置等工作。鼓勵深圳、橫琴建設智慧口岸運行指揮中心,實現對突發安全事件、高風險進出境人員、貨物、運輸工具等進行跟蹤分析和風險預警,暢通口岸各相關單位應急聯動通道,協同調配口岸應急資源,提升口岸指揮調度和應急處置能力,提高跨部門聯合防控和聯動處置效能。(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省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廣東、深圳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開展口岸綜合評估數智化。各地圍繞口岸硬件設施、通行能力、投入產出、運行安全、通關便利、智慧智能、管理服務、社會效益等方面,按照口岸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推進落實口岸全方位績效評估,實現口岸分級分類動態管理,促進口岸資源高效利用。同時,在擴大開放、建設投入、功能拓展、通關模式等方面實行差別化措施,加大整合退出工作力度,實現口岸優勝劣汰。優化口岸通關時效評估系統,深入開展口岸整體通行效率分析,解決口岸堵點痛點問題。(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口岸協同監管精準化建設
(六)提升口岸智能通關。推進智慧口岸與智慧海關、智慧邊檢、智慧海事建設深度融合和協同運行。將海關監管最大程度順勢嵌入企業物流過程,加大放射性探測儀、外來夾雜物識別等智能化裝備的配備,推廣進口鐵礦石等大宗資源性商品智慧監管、大宗散貨“錨地直提”新模式。推廣邊檢“梯口衛士”、“智速采”等監管和查驗新裝備應用。推動邊檢“免出示證件”查驗通道在深圳灣、拱北、橫琴等口岸全面建設應用。加強廣州南沙、深圳蛇口郵輪人員智能查驗系統建設。推進海事服務智能化,試點運行新一代船舶交通管理系統,示范建設航運公司安全管理數字化運行系統、大鵬LNG經濟走廊LNG船舶安全調度指揮系統,加強“e航?!笨萍紤?,支持深中通道西島建設雷達站。支持南沙建設“智慧海事+郵輪”快速安全通關系統。(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廣東、深圳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加強口岸協同作業。依托中國(廣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動全省口岸數據匯聚,高效銜接口岸通關和物流作業。鼓勵各地深入推廣實施“抵港直裝”“船邊直提”模式,支持有業務需求的海運口岸使用“離港確認”模式開展業務。擴大推進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進口拆箱“先拆后報”監管新模式試點。深化廣州、深圳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推廣,支持湛江吳川國際機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建設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支持廣州空港口岸探索試點機坪“直提”“直裝”,深圳空港口岸“智慧物流”“智能分流、順勢監管”創新模式。加強港口、航運、監管部門、口岸管理部門間信息系統數據對接共享,為企業提供全流程追蹤服務。(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交通運輸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廣東、深圳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推動口岸聯合監管新模式。整合優化口岸監管資源,建立跨部門縱橫聯動、共管共治、高效協同的監管機制。探索推進危險品貨物、野生動植物生物、運輸工具備案和動態、出入境人員預報、檢驗檢測報告等信息聯網共用和監管互認。加大智能審圖、視頻識別、視頻分析、證件識別等智能應用,實現信息集約共用、智能研判處置。持續推進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模式,依托省、市“單一窗口”平臺,推動實現口岸查驗部門無紙化聯網核放、業務辦理。(省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廣東、深圳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增強口岸綜合服務泛在化建設
(九)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深化“通關+物流”“貿易+金融”建設,覆蓋跨境貿易全鏈條業務。提供智慧稅則信息查詢、單證智能生成、智能輔助歸類、智能校驗匹配、智能合規檢查、智能風險提示、特許權使用費申報納稅提示、預裁定辦理提示等服務。推進電子化證書應用,推行在線申請、自助打印等服務。推廣“在線預約通關服務”“移動遠程監管模式”,依法依規開展優先查驗,提高企業整體運營效能。擴大推進港澳客運班輪出入境電子申報模式,加強港口邊檢行政許可辦理“網上窗口”推廣應用。廣泛推廣海事通APP,提升海事服務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支持建設廣東貿易風險防控系統,提升出口企業對貿易領域風險防控能力。支持深圳、珠海兩地公路口岸建設通關通行流量預測監測系統,引導港澳車北上、粵車南下、出入境旅客錯峰通關通行。(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省稅務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廣東、深圳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構建多元化物流服務網絡。支持有條件口岸大力發展海鐵、陸鐵等多式聯運及多業態集拼新業務模式,增強全球集貨能力。擴大“并行港”應用模式覆蓋范圍。支持有條件的地市,開展“內外貿一體化管控新模式”試點。深化湛江港與海口港、洋浦港內外貿同船運輸航線。擴大“異地貨站”試點,探索復制推廣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跨境安檢前置”模式。支持中歐班列廣州集結中心建設,助力廣東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支持跨境電商零售出口商品跨關區退貨試點,推廣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跨境電商出口集拼和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廣鐵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促進跨境貿易數字化??v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建設。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維修、保稅燃料加注等外貿新業態發展。暢通跨境電商企業融資渠道,優化跨境資金結算服務。支持南沙建設離岸貿易服務平臺,探索推動境外海關通關、國際物流、境外港口裝卸等信息匯聚共享,提供離岸貿易真實性核驗服務。支持建設廣東省二手車出口綜合服務平臺,帶動省內外汽車出口產業集聚,助力廣東省自主品牌汽車“出?!?。(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服務口岸經濟發展。支持廣東省21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穩步推進“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支持珠?;浉郯奈锪鲌@、港珠澳跨境商貿全球中心倉、嘉里珠海物流中心、跨境電商集貨分撥中心等綜合貨運樞紐項目建設。支持佛山、梅州國際陸港,廣州、深圳臨空經濟示范區,湛江、揭陽空港經濟區建設,帶動臨空產業、臨港產業發展,促進口岸與產業深度融合。(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廣東、深圳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動口岸區域合作機制化
(十三)服務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跨境高效便捷流動,深化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持續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加快國際跨境快郵集散中心、國內航空貨運庫、國際物流功能區等建設,打造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支持南沙建設港區汽車進出口一體化生產作業管理平臺,全面提升港區汽車進出口監管智能化水平。加快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支持河套合作區跨境專用口岸建設,推動實施貨物分線管理。(廣州、深圳市人民政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深化粵港澳口岸創新合作。優化完善“澳車北上”“港車北上”信息管理服務系統、粵港澳大灣區跨界車輛綜合服務平臺,穩步推進“粵車南下”信息管理服務系統。加快粵澳貨物“一單兩報”、粵港公路艙單“一單兩報”應用建設推廣。推廣橫琴口岸旅客“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查驗模式、車輛“聯合一站式”通關模式,持續優化粵港澳三地出入境人員通關體驗。支持新皇崗口岸實施旅客衛生檢疫模式創新,在深港“一檢雙放”檢疫合作實踐基礎上開展“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加快粵港澳船舶安全檢查服務系統推廣,促進航運要素自由流動。支持廣州推進相關證書電子化共享和聯網核查應用,深圳前海對農產品、食品以外的自香港進口部分法檢商品實施采信。鼓勵深圳探索與香港共建深港口岸旅客通關時效監測平臺。(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深圳、拱北海關,深圳、珠海邊檢總站,廣東、深圳海事局,深圳、珠海市人民政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夯實智慧口岸數字底座建設
(十五)打造廣東智慧口岸數字底座。以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分析、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為基礎,依托中國(廣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廣東省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打造廣東省智慧口岸數字底座,基于省、市公共數據主管部門建設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構建具備數據標準管理、元數據管理、數據質量管理、AI智能分析等能力的全省智慧口岸數據交換和管理中心。深化數據互聯互通和延伸服務創新,協同推進口岸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數據標準建設,推動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跨平臺的數據順暢流轉、業務高效協同。(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省工信廳,省政務和數據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及省內直屬海關,廣東、深圳海事局,廣州、深圳、珠海邊檢總站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六)完善省市“單一窗口”服務功能。按照省市“單一窗口”平臺布局定位要求,省級“單一窗口”平臺持續加強與中央標準應用協調聯動,推進與企業、政府部門和相關行業機構等合作,大力推廣“粵貿E貸”數字信用服務專區、“智匯易”進口付匯平臺及“粵智貿”出口收匯平臺等外貿金融惠企服務,共同打造集交易、結算、通關、物流、金融、保險、風險控制、品質管理、信息交流于一體的數字化、全鏈條跨境貿易服務。支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單一窗口”,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和外貿發展特點,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服務需求,深化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地方平臺,滿足企業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不具備條件的地市,依托省級“單一窗口”平臺資源建設地市特色應用。加強省市“單一窗口”平臺資源整合,地市平臺按統一標準與省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健全智慧口岸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強化系統運行及數據安全管理,確?!皢我淮翱凇卑踩?、穩定、高效運行。建立安全高效的智慧口岸數據共享協調機制,依托“單一窗口”搭建“大數據池”推動口岸數據歸集整合、有序流通、安全共享。按照符合國密標準的國產化替代方案,支持更新口岸基礎環境及配套設施。完善網絡安全防護和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對網絡數據嚴格實施分級技術防護,嚴格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商用密碼應用安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出境安全等要求,確保系統運行安全穩定、數據管理安全合規。(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省商務廳(口岸辦)要加強統籌協調和跟蹤督促,省直有關部門、中直駐粵口岸各查驗單位按照職責分工積極參與,形成工作合力,協同推進智慧口岸建設。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履行智慧口岸建設主體責任,將智慧口岸建設納入地市發展規劃,明確責任分工,細化目標任務并落實到位,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省、市政府應結合工作實際為智慧口岸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智慧口岸建設。